漫步人生路
考慮良久,終於買了一直想要的pedometer。半張卡片大小的計算器,只要輸入個人體重和腳步距離,活動時掛在腰間,便能大概紀錄一天走過的里數、步數、以及所消耗的卡路里。
健身教練建議每天最少要走一萬步,相等於走四里路。買這小玩具的第一天故意不做任何額外運動,正常上班下班,結果才錄得二千多步,大大低於健康標準。試着各種不同的活動,跳一小時健康舞踏了四千步,用跑步機一小時走了八千步,飯後到附近小街走路四十五分鐘,便輕易消耗三千步。想着想着,與其駕車進出健身中心,不如爭取時間步行上下班,不計減肥成效,先節省的就是汽油錢。
報上說温哥華是最多居民步行的城市,街上可輕易找到每天都步行上下班的人,記者訪問一位銀行經理,每天花四小時來回上下班,十六年來風雨不改,鏡頭所見五十多歲的人貌似四十,說話聲如洪鐘,或許便是每天走路健身的成果。
另一個關於走路的故事:一美國男人於兩年前因駕車導致他人死亡,之後患上駕駛恐懼症和憂鬱症,為了克服心理障礙,他放棄乘車,開始走路,終於用了一年時間橫越美國東西岸,走破了五雙球鞋,減掉了一百五十磅肥肉,問他獨個兒走路會否覺悶,他說:「走路時會看到很多乘車時錯過的風景,同時可以思想過去,計劃將來,走過這一段,我感到自己是重生了。」
加國地多人少,身處的小鎮又有Forest City之稱,綠蔭處處,不好好走一走,實在辜負了這片平坦的土地。清晨時分踏出家門,微風送爽,鳥叫蟲鳴,展現每限生機;又或傍晚時與家人飯後散步,細說一天經過,靜看花草盎然,確能放鬆神經,洗滌心靈。說到這裏,走路的好處又已超過減肥這單一的目標了。
其實所有跑步機、腳踏機、減肥機、騎馬機、搖擺機,也不外是鼓勵大家多多運動四肢,讓我們一一起來,「還原基本步」,脫下昂貴的修身腰帶,穿上輕便的球鞋,到室外走一走,出一身熱汗,身心排毒之餘,同時欣賞週遭一直被忽略了的人和事。
不過對於地少人多的香港而言,自由漫步卻是另類奢侈品,尤其七一臨近,「上街步行」四字饒有深意,是遊行?是巡遊?是用腳投票?是政治拉票戰?為的是「自由」還是「漫步」?身不在港,還望那天會上街的人可告知沿路好風光。
minicapital@hotmail.com
7 Comments:
the enviornment in canada is more friendly to walk but not in hong kong so i prefer to run in the gym.
thank you mini capital! i really enjoy this insightful piece.
(typing mistake in my previous message)
thank you mini capital! i really enjoy reading this insightful piece.
香港車多癈氣多,如果每日都步行上下班,我怕未減到肥已生肺癌而死了.
Choyyee: 好耐無見,你好嗎?
莊教主以烏龍手法追求完美主義,在下甘拜下風,熱切期待參觀閣下新居,尤其厠板。
女人仔:其實行街Shopping也算步行,約同三五知已,也算休閒運動呢!
少少, 你點呀, 做公關的工作進行順利嗎 ?
完全同意女人仔所言,舉例由灣仔行到銅鑼灣,短短二十分鐘有找的路程,經已足以令塊面黑過墨斗.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