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April 21, 2006

菜名的聯想

報載,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訪美國,到世界首富蓋茨家中作客,晚宴菜單是:暖沙律、煎牛扒及杏仁蛋糕。不少人為之瞪堂結舌,說到底是兩大巨國響噹噹人馬,好歹也該有些一級魚子醬百年紅酒燴鵝肝之類,豈會以如此平民化菜式款客?

我並不懷疑蓋茨的待客之道,怪只怪美國人太保守了。曾在北美居住過的人或許會明白,美國人在食的方面並不開放,很多人可能一輩子也未碰過內臟,甚麽血鴨鵝肝羊小肚,對他們來說眞有點匪夷所思;要是他們拿陳年Blue Cheese出來,可能又到胡主席受不了,相比之下,牛扒是安全而不易出錯的選擇。

北美洲的飲食文化並不如歐洲豐富,更枉論追上中國這個吃的民族了。不說食物本身,中國美食藝術之博大精深,從菜名設計上便可見一班:「金鑲銀」其實是蛋炒飯、「金銀蛋」是皮蛋和咸蛋黃,還有「老少平安」、「螞蟻上樹」、「楊枝甘露」、「闊佬炒飯」...餸菜內容尋常,但名字提供聯想,未吃先加分。

以下是一些好玩的菜名,內容包你估都估唔到:

「亂棍打死牛魔王」
豆角炒肉碎。

「初吻」
鹵水豬脷。

「生死戀」
咸魚粒滾生魚片粥,是已故名伶新馬師曾的至愛。

「三代同堂」
雞蛋釀小春雞再釀大母雞,菜名好意頭但其實很大吉利是。

「芽菜雞」
老字號茶餐廳的combo,一碟芽菜加一碟雞而已,不要想得太複雜。

「牛拉麵」
沒有牛肉,也不是靠牛來拉麵,只是弄麵的師傅叫阿牛!

「鬼馬牛肉」
油炸鬼馬蹄炒牛肉,好鬼馬!

「心痛的感覺」
六星級大酒店礦泉水一杯,盛惠五十美元,埋單時便知道何謂心痛的感覺。

至於本人,今天的晚餐是:
「在金黃的麥田上,我看見初昇的太陽。」
煎蛋麥包跟粟米湯,係咪好有詩意呢?

5 Comments:

At 9:34 PM, 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資少俠, 那些菜名實在很有趣, 多謝分享!

 
At 10:45 AM, Blogger 貴妃 said...

講開胡錦濤訪美,明報話係白宮的歡迎儀式中,司儀竟然將PEOPLE'S REPUBLIC OF CHINA中的PEOPLE'S漏讀了,中華人民共和國變成中華民國,咁的錯誤實在不能饒恕,寫稿同講個人都可以即炒。

 
At 10:59 AM, 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以前家弟在美國讀書時,差不多每年都會去美國探望他,而每次他都會帶我們一家人去品嚐不同的美國餐廳,那裡的魚或牛排都是淡而無味,只因他們喜歡肉的鮮味,不喜歡用調味料.以我個人的口味,我就較喜歡中國菜,不論味道或款式都比那些淡而無味的美國餐優勝.所以講到食都係我們中國人最識食.

 
At 1:42 PM, 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好久之前在office canteen吃小菜,那天那碟白切雞明顯地未ding 得夠,肉熟骨未熟(滲血水);在禽流感的恐懼籠罩下,眼見一場投訴即將發生,同事們正準備理論之際,那位阿姐突然奇來的幽默,笑道:

“心仍是冷”

然後就端走了那碟雞,倫永亮梅艷芳音樂隨即奏起。

一笑泯恩仇!

 
At 1:48 AM, Blogger choyyee said...

foreigner eat for living but chinese live for eating. therefore we have a lot of different dishes. If i to choose only one kind of cusine where i need to stick to it, i think chinese food will be the best.

 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