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背熱
終於看了電影斷背山,說「終於」,是因為這股熱潮銳不可擋。看了,就明白最近由這電影洐生出來的詞語新意。啊…願來「釣魚」、「露營」是這個意思、「衣櫃裏的血衣」所指為何,也明白導演說的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」是甚麽意思了。
故事背景是美國懷俄明洲,但拍攝地點其實是加拿大亞伯特省,我沒到過斷背山,卻遊覽過電影實景洛磯山脈和班芙市,更有幸參觀過西部牛仔節,那秀麗如畫的景色、牛仔比賽獨有的豪邁,令人回味至今。
牛仔文化一直是加美西部重要產物,每年七月的牛仔節Stampede,便是卡加里市的城中盛事,各路牛仔高手雲集,遠至美國各中部洲分亦會派人參加。比賽項目包括馴馬、拋活結繩圈、騎瘋牛(其實牛並不瘋、是他們故意在牛肚上套個皮帶,把牠勒得很痛,牛才會瘋狂蹦跳。)、牛女選美等等。即使你不熟悉比賽細則,看看參觀群眾的打扮也甚為有趣,很多人都是全套牛仔裝上陣:牛仔帽、牛仔靴、牛仔褲、格子襯衫、粗皮帶、三角領巾,有的一家幾口連小嬰兒也是如此打扮,嚴如牛仔世家,可愛得很。
班芙市其實很懂得做遊客生意,大小旅行社有提供所謂Cowboy Experience的宿營團,八至十人便可成行,由專人帶領騎馬上山,小騾負責運送行李,說明沿途會經過山澗、瀑布,在河邊紥營,導遊教導生火取暖,煎牛扒煮咖啡,讓遊客一嘗當西部牛仔的滋味。上次我們太遲報名參加不到,現在斷背熱當道,此類旅行團恐怕會更為搶手,懂綽頭的或許還會加插一項釣魚活動吧。
看完電影,也想趕時髦湊湊牛仔熱,但家中除了牛仔褲外,其他牛仔產物一概欠奉,怎麽辦?想到親手泡製茄汁焗豆,泡豆煮豆加茄汁洋葱豬肉焗煮半天,味道還算不錯,應該比片中的罐頭好吃。想着想着,或許又有生意人搞一本Brokeback Cookbook,把片中出現過的牛仔食物輯成食譜,乘機大賣,也無不可。
電影失意於奥斯卡最佳電影獎,有說是因為美國人不希望牛仔是同性戀,但此片重新掀起牛仔文化熱,李安應記一功,不知道自喻民主但保守的美國人可有同感?
5 Comments:
a chinese guy to make a movie that can impress the foreigner is not easy. but for me, i feel 春光詐洩 seems more impressive as a gay love story. brokeback is a more heavy one.
可能品味較低,講真"斷背山"比唔到很大的感覺比我,仲覺得有啲悶.反而關錦鵬的"藍雨"就令我很感動,尤其是劉燁楚楚可憐的演出,使我留下很深的印象.
睇斷背山真係好邪架,我睇完齣戲立即跑去書局買原著小說看。近日又無端端將所有格仔恤衫同牛仔褸拿出來穿,呢股斷背山熱真的勢不可擋。
d行程幾吸引. 真想看看牛仔節.
套戲引伸的意義,表面只是愛情,內𥚃所謂之斷背山是甚麼?便要慢慢細味。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