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話的藝術
我認為所有不善詞令的人都應該向旅遊業人士多多學習。
迪士尼酒店開幕,負責人表示:「浴室的梳洗配套和拖鞋,都是送給住客的紀念品;至於浴袍、攬枕和櫈子,請保證離去時仍留在房中。」不過是提醒大家不要順手牽羊,但說得多婉轉客氣,再笨的人也明白潛台詞是什麽可拿走,什麽一拿便是偷。
大型旅遊巴士上雖然備有厠所,但可以的話,都希望大家避免使用,如果你是導遊,你會如何表達這個訊息而不失體面?以下便是我聽過最得體有禮的勸告:
「首先多謝各位團友體諒,請盡量使用酒店或觀光點的洗手間,希望大家明白我們三天都會用同一輛車子,所有厠所積存物都會儲下來,如果大家Donation(捐獻物)太多,相信一天未完,全車人便已暈倒在氣味之中.......」
短短數句,已包含了感謝、道歉、解釋、因由、力陣利害以及後果自負。我最讚嘆的是她連一個負面的字也沒用過,不說「請勿」,說「請盡量」;不說「臭」、「髒」,而是說「氣味」;最妙的是把那行為說成是Donation, 文雅得來亦達意思,真是佩服。
再三提示,點到即止,人家這麽温柔婉轉,稍有良知的人也會衷誠合作吧!
當然,對於那些光天化日、在人口密集的公眾泳池仍能大便的人來說,任何體恤的勸告都是不能阻止他們Donation 的!
3 Comments:
絕對認同"說話的藝術"之重要性,而懂得這種藝術的人,絕對是有福的.
在公眾泳池有所"捐獻",固之然教人匪夷所思.之不過,曾親眼目睹(並嗅到)在旺角地鐵站月台上有donation.(無錯,係旺角) 真係好唔明點解d人可以咁,學萬梓良話齋:why?!!!!
HJ: My question is not "Why?" but "HOWWWWW??????"
哈哈..係喎.除左因為時間關係一早準備好之外,究竟點樣先可以在瞬間放下donation呢?!
Post a Comment
<< Home